日照费氏《東闗舊譜序》(按09谱影印录入,但都应是五修族谱所录,未转简体字,费照君断句)
嘗聞譜與國史等,所以聯族,屬與孝弟者也。余家世居東海,自明朝洪武中,始徙於照。然當國運鼎革之時,基業初開,瓜瓞未繁。迨我祖諱廣者而傳始大,迄今已三百餘年矣。 支分派逺,有問其所出、所親,而茫然不知置對者,甚或行次失序、命名混淆。嗚乎,以一人之身分而至於途人,固也不幸,而無可分也幸而至於分也,而将(原文写作:丬寽,非简化后中文“将”字)不止於為途人也,豈非譜之不明以至是哉?余用恝然心憂,逺搜遺牒,近核宗支先後、名字爵齒,謹書而備錄之用。追我祖宗傳世之精神於世沿代遥之會,使木本水源、燦若列眉,庻有豸乎?雖然修譜非難,修德為難。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四,彼其族以貴德耳。自俗以門閥相高,寒微者雖有德而弗錄,貴顯者非毛裡而稱宗,欲誇及後,反失其本,良可愧也。吾族寒素傳家,即貴顯未聞而人懷退讓,世安耕讀,子子孫孫,長此弗替,由是而徼福。祖宗佑啟光大固事所必無亦或理所宜有不然而毋敗行失德為族屬累猶不至貽譜牒羞又何敢繁稱誣引侈大取嘲為故余於此僅敘身之上下十世而止,以明其所知者,而其所不知者則㿾(宀𠃍皿)闕焉,即一邑之中,一姓之族,其有身隸仕版、名載邑乘者,亦不敢忘妄為附會焉示慎也亦以見其為一人之身之所分而無痛癢不闗手足不仁之病也爾。
時:康熙二十年嵗(原文中间写作“小”字)次辛酉九月下浣八世孫用中謹識
日照费氏《南闗舊譜序》
吾族之在照邑也,有云自東海來者,有云自晉朝來者,吾俱無所考,惟以邑之太平社之祖為始祖焉(此处指二世祖费举)。始祖生五子,長支仕河南,寄籍固始,三支、四支絕,五支出亡,相傳諸城四十里成柯莊費氏是也,又說住北縣洪河。至今居縣照邑者,特余二支以及永傑一支耳。八年水災,瘟疫流行,罹吾族戶口散失老成淪亡至世逺年湮宗支有不能辨者及今不為之修明族譜先祖有靈其無乃加吾以不孝之罪也乎?謹将(原文写作:丬寽,非简化后中文“将”字)余二支及永傑一支世系序明庻後世子孫按譜而求遠近親疏,瞭然於心目間云。
時:雍正十年正月初六日九世孫道明薰沐題
日照费氏《合譜舊序》
吾族在照邑,揆厥由曰闗東、曰北京,余俱無考。謹按辛留老譜云,始祖行二,諱乾,字連三,浙江始祖之弟,章邱始祖之兄也,娶杜氏,生子:長:舉、次:廣,繼支氏,生子:敏。余因以居辛留社之乾祖為始祖焉,祖初居辛留社,葬(原文写作:艹死大)得靜山北,所生舉中式後遷(原文写作:https://www.zdic.net/hans/%F0%A8%97%87)邑南闗太平里,廣亦遷(原文写作:https://www.zdic.net/hans/%F0%A8%97%87)東闗夾倉里,敏亦遷(原文写作:https://www.zdic.net/hans/%F0%A8%97%87)濤雒(原文写作:氵雒)南店玉虛宮西,至今土人呼為費家宅與井云余甫十齡先父每與余言家世流傳故聞之最悉。雍正九年春,承嶐伯命序譜,長支畢就正於東湖之即廬主顥年曰祖修改譜文竣懇序二支三支成完璧,受託後屡年遭丧、屡年為子女完婚,訖輙遇(这个字可能没写好,划掉了)遇乾隆丙寅飢,顥年卒。丁卯又飢,戊辰春,斗粟千餘,且瘟疫。秋,中道兄又終,序譜者只存我一人。中矩兄顧我曰:吾弟亦年六十一,作風前燭矣。己巳秋稍收式緒、右緒、信緒及穎年,公議供給,皆曰譜不謄清序無功矣,余故寅依前例,逺追遺牒,近核宗支先後名字齒爵備錄而詳記之亦曰聊誌所知者而已,至於列祭典列庭訓以及元配、嫡庶、娶某適某、某時生某日没某處葬(原文写作:艹死大)、勤苦、忠孝、節烈、年齒,全錄垂(原文写作:https://www.zdic.net/hans/%F0%A1%B8%81)後於今未能,倘天假我以年,請自庚午始。
時:乾隆十四年(1749年)九月十二日十世孫道明薰沐題
(注:费道明在家谱中作费维桢)
日照费氏《重修族譜序》
修譜非易事也,修吾族之譜尤不易。彼世家巨族,顯達者多,衰微者少,萃處者多,散處者少,讀書明義理者多,愚昧寡見聞者少,合族
時:嘉慶十七年正月望前十四世孫鸞書謹識
日照费氏《四修族譜序》
時:光緒元年歲(原文中间写作“小”字)次乙亥仲秋月十四世孫寶書謹識
日照费氏《五修族譜序》
時:光緒三十年歲(原文中间写作“小”字)次甲辰(写作:𠩐中间少一橫)仲冬十七世孫云襄謹識
十四、七世孫樂書、云嘉仝校閱
十六世孫昕一、昉一仝參(原文写作:https://www.zdic.net/hans/%F0%A0%AB%B5)訂
日照费氏《六修族谱始末》
五修谱已过五十多年,父亲守元一九五八年从青岛啤酒厂财务科长岗位升调青岛市政府计划委员会工作。翌年,父正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之时,也是吾族在青岛的较有影响者。续修族谱是父一生的心愿,为使现人及后人能够寻根认祖,增强族人凝聚力,父常说“族不可无谱,无谱就可能宗支难分,祖孙难辨”。父一九五九年开始忙里偷闲,自费为修谱而联络各方,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先后与日照、牟平、上海、福建等地的族人舒心联系,并多次乘船到石臼所,步行经苗家村与吾叔荣曾、珣曾、琏曾及立宝兄等组成《六修族谱》小组,开始背上煎饼起早贪黑、从烈日当头到寒风刺骨,跑村走户进行发动,凡有吾族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工作陆续开展起来。同时父徒步城关、两城、费家河等吾族较为集中地夜间组织开会。逢东关集,在城桥东头锡恩祖的坊子店集结。六十年代初是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九六二年冬天父再次去东湖,在夜晚召集的会上说“资金方面,采访搜集等经费你们自筹解决,纸张、印刷等费用由我来负责”。
一九六四年虽然生活上稍有好转,但又遇“社教”运动,续谱成最敏感问题,转入秘密进行,夜晚在煤油灯下抄录,直至一九六五年才基本完稿,父正分头联络临沂、上海等地的族人筹备纸张和联系印刷厂家。是年五月“文革”开始了,家谱被列入“四旧”,成为革命对象。“造反派”知道我家存有家谱总稿,强行查抄焚毁,并对吾父进行长时间的批斗、折磨、致病,后平反昭雪,于一九八二年六月去世,享年六三岁。
六修族谱,父亲付出艰辛,终未传承,深感遗憾。喜闻《七修族谱》今臻于完成,倍感欣慰,也能告慰先父在天之灵。在此,谨代表居青岛的日照费氏族人表示感谢和祝贺!
十九 世孙 立钧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九日于青岛
日照费氏《七修族谱序》
时
公元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九日
七修族谱理事会 谨识